梅花文苑
渐行渐远的记忆: 井 - 散文 - 文学频道 - 梅花文苑
当前位置:梅花文苑文学频道散文 → 文章正文
渐行渐远的记忆: 井
作者:刘向梅 | 来源:原创 | 时间:2016-08-01| 阅读权限:游客 | 会员币:0金币 | 【

     说的是上世纪七、八十年代。老家的院外有一口井,距我家门口最近。井不深不浅,水不浑不咸,一年四季,供应着半个村子的人吃水。
     那时候,每一户人家里都有一口大水缸,一副水桶,一条扁担,一个会挑水的人。早晨和傍晚是挑水的最热闹时候。因为这个时候人们还没去生产队干活,或者已经收工回来了。挑水大都是老爷们的事。当然也有很多女人学会了。女人学挑水容易,顶多扁担钩长了,往扁担上绕一圈,挑的慢一点,累了歇歇。打水却是不好学的。放下水桶,拿过井绳,勾起水桶梁子,然后慢慢系到井底,最关键的时刻到了:打水人需两腿站稳脚跟,朝井里哈下腰,低下头,然后把井绳朝一个方向使劲一摆,就听咕咚咚,水桶满了,紧接着,再用巧劲往相反的方向提起水桶梁子,再接着用力往上提,一、二、三,几下子就打上一桶水来。这是个“技术”活。刚练习打水的人不是水桶掉井里了就是提上半桶水来。水桶一掉进井里我们家的大四齿就要忙了。被人拿了去,捞水桶。有时候半天也捞不上来,就不耐烦了,不是骂爹就是骂娘,有热心肠的哥们弟兄听到了就走过来帮忙,也有帮不上的时候,于是就说,干脆明儿再捞吧,先用我们家的桶挑。那时候人们特好说话。谁帮谁,谁用谁家的东西相当容易,根本不用太客气,就好像一家人一样 。
 到了冬天,挑水就受罪了。因为冬天冷,井台边的水很容易结冰,所以挑水的人都小心翼翼的。有胆小的就让胆大的帮他提水。他呢就只管从人家手里接过现成的水桶放到一边,然后再挑回家去。帮他打水的人有时候嘴里不闲着,一边帮着打水一边借此机会数落数落几句,农人说话糙,直白,草,就这怂胆呀!他们这样说,掉下去又怎样?大不了洗个冷水澡。听他数落的人就嘿嘿的笑,还他一句说,你洗吧,淹死你正好媳妇归我。
        那时候村西头有个三奶奶,是个孤老婆,没有任何人在身边,于是就只好自己踱着一双小脚提着一只小点的水桶来井台边打水。三奶奶个子小,脚又小,根本挑不动水,所以就只好用胳膊挎着半桶水回家。那半桶水还是别人帮她打上来的。三奶奶胆小,不敢站到井台跟前打水,就让别人帮她,因此三奶奶说话的声音总是很温柔很和蔼,总是这样对帮她打水的人说,乐子,帮三奶奶打点水好不?好嘞。不等她话音落地,叫乐子的小伙子就把提上来的一桶水倒进三奶奶的水桶里。后来乐子就不叫三奶奶来了,他说我少抽根烟就给你挑了。再后来,乐子就搬到了三奶奶家住,三奶奶那会儿半身不遂了,需要人照顾。再后来乐子娶了媳妇,就把三奶奶接到自己家里,给他养了老,送了终。而三奶奶留下的房子和东西他一概不要,都归了大队。乐子只要了三奶奶的那个小水桶,他说留个念想。
       那时看井台挑水的人也是一道风景。井台旁边有颗大柳树,我们小孩子一边在柳树底下玩一边看大人们挑水。只见他们担着一副水扁担,从不同的方向朝井台这边走来,一边走一边嘴里唱唱呜呜,或者吹着很响的口哨,两只空水桶跟着他们的脚步和唱腔来回一摆一摆的一摇一摇的,有时还发出一种好听的“吱扭吱扭”的声音。像唱歌。 他们到了井台旁边,把水桶一撂,扁担一扔,就等着打水。因为打水的井绳只有一根,所以人多了就得等。等这个人打完了,那个人再接着打。等着的时候他们就说几句闲话,或者点根烟抽着。
      下雪的时候,我爷爷最忙,他总是拿把大扫帚,不停的扫着井台跟前的雪,一边扫还要一边不停的提醒挑水的人们,脚底下慢点啊,慢点。这个时候的女人们也变得格外细心,男人一摸水桶,就会对他说慢点啊,别摔着。好在大家相互都有个照应,还没有发生过一次有人不慎摔倒或者掉进井里的事故。
 

     我刚学会挑水土井就不中用了,改成了压把井。不知是谁第一个发明的这种压把井。只记得那天傍晚家里来了四五个叔们,他们脱光了膀子,架着一个什么机器,轮流着将一根又一根的塑料管子打进地里去,后来,就出了水,他们就将一个铁制的井身子固定在塑料管顶端,井身子分三部分组成,有存水管、出水管和手把。我们管这种井叫做“压把井”。有了压把井,大家伙吃水方便多了,还干净。说来也奇怪,我家的压把井打出来的水比四周邻居打出来的都好喝。因此,街坊四邻的都来挑我家的水。
       那时候院子没有院墙,也没有大门,谁来都可以直接进院,直接走到压把井跟前打水。如果赶上我们正用压把井浇园子,妈妈就会招呼我们一声说,让你大哥先打。打完了在浇。如果赶上冬天,挑水的人来了,我们还没起,我爸爸就赶紧穿上衣服给他们送出一舀子水去。因为冬天冷,水管怕冻上,所以每到傍黑没人再挑水的时候,我们就将压把井里的水放干净,到第二天用的时候再倒进点水,把水勾上来。
图片
       有个叫王金明的邻居,心细,每次早晨去挑水,就自己带点水,他说省得给大婶添麻烦。还有个邻居三嫂子有意思,老爷们贪玩,不爱挑水,她就去挑,每次担着水桶进了院,压满了两桶水,不急于挑走,却隔着窗户敲我家玻璃,喊她坐在屋里聊天的老爷们,声音不温不怒,不高不低,还面带笑容,说,你挑呀?我都压满了。老爷们看她一眼,不吱声。再说,就瞪她一眼,还是不吱声。到第三遍,老爷们就开腔了,假装多么愤怒的样子,冲窗户外边的媳妇厉声吼道,滚!麻烦什么?嫂子不恼,依然笑着,回骂她老爷们一句“臭狗食”就回头挑水走了。她一走屋里人就都笑了。我娘说,她三嫂子脾气真好!三哥却说,不挨骂不好受。我暗笑,什么人都有,还有喜欢挨骂的?直到后来我结了婚才知道这里边的“奥妙”。
        村里安装自来水是1991年的事了。自来水的安装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灵活,尤其是那些老弱病残的主,自来水龙头就安在屋里的水缸旁边,用时轻轻一拧,不用时轻轻一关,省事又省力。如今呢,自来水又被许多牌子的矿泉水和纯净水代替。我们出门、招待客人都喜欢买现成的纯净水。这倒不是坏事。
      希望大家喝着纯净水心灵也变得纯净,这样才对的起人间的这份美好和快乐!
顶一下
文章录入:永清农民刘向梅 | 浏览次数:读取中…

|友情链接|| 在线留言 | 网站管理 |

Copyright 2008-2026 www.njwen.com 梅花文苑/ 网站联系QQ:975154019 /苏ICP备13030835号 Rights Reserved 0天0小时0分0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