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读鲁建辉的书法印象
我对书法一窍不通,很难对鲁建辉的书法作品评三道四,但是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艺术,喜欢阅读古典诗词,喜欢阅读古典小说,喜欢中国文物古玩、字画。每年重读《红楼梦》,每次阅读都有新的发现,最近的一次阅读,我又有一个新的发现,就是曹雪芹把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“留得枯荷听雨声”只更改了一个字,变成了“留得残荷听雨声”,演变成了林黛玉写的诗。这个话题扯远了,但是我有必要在这里重申一下,意思说,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延续,是每一个想毕生追求书法事业的书家都要踏实走过的路,没有捷径。鲁建辉作为一名刚刚崭露头角的女书家,这条路是艰难漫长的。当你准备走这条路的时候,你一路的艰辛、困惑、迷茫、毅力、慧根、古典文化的功底准备的如何?它需要太多的东西填充你的大脑,当你从传统文化的浸润中走出来,形成自己的风格形式的时候,就是你拨开云雾见太阳、衣带渐宽终不悔时绽放的微笑。
最近看见鲁建辉的一部分书法作品,我感觉有些写的很好,这是她的书法突然呈现在我眼前时,给我的第一印象。整个书法作品布局谋篇很漂亮,女性书家的细腻纤细的感觉跃然纸上,但是我仔细观之揣摩她的书法作品,特别是她写的那幅范仲淹的著名的《岳阳楼记》,这是范仲淹的名篇,千古流传至今,很多人写过它,很多人诵读它,很多人都不能忘记那句: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名句。我在鲁建辉的书法临摹中,似乎发现一种缺失,就是句与句之间,字与字之间,缺乏一种浑然天成的贯气。这样说似乎太抽象,我用文学的语言再试图更形象的解释它。当今,我们的书法家,从临碑帖,研习“二王”到其他名家的真、草、隶、篆、行一路走来,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是否也在提高?也在缓慢的积淀?纵观中国古代的书法家,现在暂且叫书法家,每一个古代书法家,他即是个官员,也是个文化人,诗词歌赋信手写来,有很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,如:陆机、王羲之、王献之、欧阳询、颜真卿、赵孟頫等等,不胜枚举。我个人认为书匠和书法家唯一的区别就是文化底蕴的丰富和贫乏。如果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做衬底,会制约你的书法向个性飞扬的高层次迈进。
1998年,我在上海《收获》杂志上开始知道一个名字,她叫孙晓云。我是个书法外行,但是我喜欢看女书法家的作品,我也喜欢用女性细腻的思考关注女性的心灵世界。与其说我喜欢孙晓云的书法,不如说我更喜欢孙晓云的个性。她研习书法是童子功,也受家传影响很深,关键是孙晓云的个性,她的风度气质,更适合做一个书法家,这是最初我对孙晓云的印象。从此以后,我开始关注她的书法创作,经常观看她的书法教学视频,特别是后来她写了一本《书法有法》。这是一本很好的书,我购买了这本书,这本书对于我这个不懂书法的门外人,有了快乐阅读三遍的欲望。
这本《书法有法》后来再版不断,现在已经再版七次,仍然有很多人想求购一本为荣幸。这在当今文化快餐的今天,人们对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书法著作趋之若鹜,真的是个奇迹。我很赞同孙晓云说的话,她说书法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选修课,中国书法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必修课。这是她半生研习书法后得到的呐喊和总结。书法从历史上来说,它是信札、礼仪、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经常使用的实用生活工具,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婚丧嫁娶都离不开文字,记、序、跋、诗词歌赋更是无法离开书法文字。一个书法家同时具备写、诵、文学创作,这才能算作一个书法家。
现在的高科技无法让一个书法家快速成才,塑料大棚可以缩短很多植物的生长周期,但是一个书匠成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,你别无选择,只能潜下心来老实学习,从古代文化中汲取营养,慢慢注入到你的肌体中,当你的血液中有了足够的能量时,你才能成长、成熟,向着个性的空间发展。
纵观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化名人,我发现一些人的共性,他们的艺术修养和个性很相似,他们不世俗,他们品德高雅,他们不为世俗所累。我在思考,是文化底蕴让他们变得超凡脱俗?还是他们让超凡脱俗变成他们追求的目的?我想,这二者互为依存,很难分开,它是相得益彰的关系。
所谓“十年磨一剑”,甚至毕生的精力都在追求自己喜欢的书法事业上,痛并快乐着!
我曾经说过,为什么我写作?因为我悲伤!
我相信女人对女人有一种天生的理解和敏感,我喜欢孙晓云的书法,喜欢她的个性,我也喜欢鲁建辉的书法,但是我更希望鲁建辉的书法出现一个飞跃。因为女书家很少,能甘愿寂寞甚至清贫的进入书法艺术,这样的中国女人很少,也让我对女书家平添一份敬佩之情。
鲁建辉告诉我,她自幼迷恋舅舅写字,把舅舅送给她的一本发黄的字帖珍藏很多年,建辉还喜欢创作古典诗词,我很高兴听到这些。由于我和建辉的父亲相识,她的父亲介绍了很多她的情况,我喜欢她对书法艺术的执着。
因为喜欢,所以我对她充满期待,你的所有时间应该属于你的书法艺术,你每天心里揣摩的应该是你的书法艺术,远离世俗荣誉的拖累,远离物质的诱惑,当你远离世俗的一切时,你的心会和书法艺术更贴近。当你的书法达到一定境界时,你的心性气质会更高雅,我期待看见那时的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