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朋友在读过我写的《六个馒头》之后来信问我,“故事是真实的吗?那个主人公是你?”我总是不置可否,委婉回答,“来源于真实生活,主人公身上有我的影子,但并不是完全真实的。”朋友回答,“为故事里的情节感动呢!所以,才想确认一下”。文学艺术,是传播正能量的媒介,我想,《六个馒头》之所以能被小学语文选做课文,也正是因为文章本身的故事包含着被感动的正能量。
最近晚上和儿子一起读林海音的《城南旧事》,其中的每个故事似乎都让我有流泪的冲动,《惠安馆》里妞儿的身世、《我们去看海》里他的命运、《驴打滚》里宋妈的悲剧、《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》里父亲的离世,都使我内心哽咽几乎落下泪来。于是,不免也落入读者疑问的俗套,“故事是真实的吗?一定不是真的,否则哪能这么巧。”一个是被人认为已经疯了的秀贞,一个是经常被养父母殴打的妞儿,两个都是英子的好朋友。妞儿一心想去寻找亲身父母,秀贞一心想知道她的女儿小桂子去哪里了,这两个原本并没有产生交集的人,因为主人公英子的重大发现——妞儿脖子后有小桂子的青痣,于是一对母女相认并离开了北京寻亲去了。后来,林海音在《城南旧事》的后记里给了读者真实否的答案,故事的确不一定是真的,但那些人物鲜活地寄存在作者的童年记忆里。
有些时候,是因为故事情节太悲惨,令人无法相信其真实性。《城南旧事》中有一篇《驴打滚儿》,是讲作者家里的奶妈宋妈的。宋妈在英子家四年没回过老家,每年都是丈夫骑着驴来看她,然后带走给孩子们做的衣服和她的工钱,她常常和英子说她的儿子和闺女,一遍又一遍地,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到孩子们在她身边。遗憾的是,谎言被揭穿了,血淋淋的真实几乎令人无法接受。她的儿子小栓子,两年前河里淹死了;她的女儿,四年前就被丈夫卖掉了。世界上还有这样悲惨的事么,一儿一女就这样都没了,怎能不让人悲伤。
还有,作者的描写手法也很重要,“快回家去!快回家去!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——红色丝带系着的白纸筒,催着自己,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,为什么呀?”“大小姐,到了医院,好好儿劝劝你妈,这里就数你大了!就数你大了!”文中没有一个字提到父亲已经去世的字眼,但从对话中分明能了解到这个事实。尤其是那重复的语句,几乎是悲伤的。
在特定的背景下,在莫名伤感的故事里,我们会问“是真实的吗?”因为忧伤、因为悲惨,我们不希望那是真实的故事,只希望那是作者虚构出来的。正如前些天,一位朋友发的一篇文章,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经历了人生非常惨痛的磨难,故事后面,有网友评论“是虚构的吧,不希望这是真实的故事”。似乎只有这样,相信作者是虚构的,才能抚平内心被故事里的人物所留下的创伤。
在优美的文字中,在心灵的感动里,我们会问“是真实的吗?”那些故事,那些文字,直达读者的心灵,让心灵为之颤动,所以才会产生这个故事是否真实的想法。我想,这样的文章一定是好文章,感动了作者自己,也感动了千万读者。正如冰心的散文《小桔灯》中的主人公小姑娘,那样一个极为平凡、贫苦的农家少女,所言所行却无处不蕴含着内在的美——心灵美,情操美。她用她那盏小桔灯感动了作者,也感动了我们每一位读者。
不可否认,一篇可读性强的文章,都会对故事本身进行加工处理。即使是真实的故事,有时候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进行文字艺术加工。也许是因为不想透漏主人公的真实身份,也许是因为故事情节需要,也许是因为引起读者的共鸣。哪怕是完全真实的故事,用文字写出来,也会进行组织整理,用更煽情的手法、用更抒情的描写等方式,来抓住读者的心。而即便是虚构的故事,也来源于生活,或许是几个故事的拼凑整合,或许是从真实人物身上延伸出的内容,或许是一些真实故事的改编,然后用文字构建成令人感动的故事,打动读者的心灵。
所以,真的还是假的,其实已经不再那么重要,重要的是文章本身已经感动了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