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下午,我逛街时经过一花鸟虫鱼店门口,看见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蹲在地上,一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,正十分入神地盯着笼中的小鹦鹉,连手中的羊肉串掉在地上都没觉察。小男孩的母亲在一旁耐心地等着,好像已等了好久。我忍不住走过去,看见地上放着一溜鸟笼,每只鸟笼里关着两只可爱的小鹦鹉。这些鹦鹉长得相仿,羽毛呈黄、蓝、绿三种颜色,油亮亮的像是穿了一件丝绒小袄。
只见有的鹦鹉正在大模大样地踱方步,一会儿吃食,一会儿喝水,一不留神,还会“咚”的一声掉下来,那顽皮样,真好笑;有的鹦鹉像情侣似的蹲在一起,互相亲密地一啄一啄地梳理羽毛,高兴时还一蹦一跳,叽叽乱叫;有的两只鹦鹉在笼子里赛跑,一会儿跳到这儿,一会儿又蹦到那儿,特别活泼淘气,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。嗬,多么可爱的鹦鹉呀!
记得十多年前,我家也养过一对可爱的小鹦鹉。有一天,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挑着十几只鸟笼经过我家门口,大声吆喝着:“十块一只!十块一只!便宜卖啦!”女儿见了鹦鹉,爱不释手,死磨硬缠地要买,我只好买下一对。
我把圆圆的不锈钢鸟笼挂在梧桐树下,那两只鹦鹉真可爱,大大的眼睛,弯弯的小嘴,胖胖的身子,后面还拖着一条扇子似的尾巴,一身羽毛光滑漂亮。鹦鹉高兴的时候,就拍打着俊俏而轻快的翅膀,在笼子里绕着圈飞,一边飞一边唱歌,唱得好听极了。这时,它们展开那美丽的尾巴,活像一把五彩缤纷的小扇子。鹦鹉很好养,吃点小米,喝点清水就可以了。有了这两只小鹦鹉,女儿放了学就有事做了。她一会儿给小家伙们喂食,一会儿给它们倒凉开水,一会儿拿根狗尾巴草逗它们,这两只小鹦鹉给家里增添了不少生趣。
一转眼,半个多月过去了。有一天傍晚,女儿见鸟笼里堆积了不少鸟粪,挺脏的,就打开笼门,用一块海绵蘸了水擦洗,冷不防,有一只小鹦鹉乘机钻了出来,一会儿就飞得没影了。女儿急得大叫,可是眼巴巴地看着它飞走却毫无办法。就这样,鸟笼里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鹦鹉,垂头丧气地呆在角落里,偶尔“叽叽”地叫几声,声音是那么哀怨,似乎在呼唤着它的同伴。
当天晚上,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,牵挂着那只飞走的小鹦鹉:它晚上住在哪里呢?是在石洞里还是在大树上?有蛇咬它吗?有老鹰抓它吗?有野猫逮它吗?带着这些担忧,我怎么也不安,很久都没入睡。天快亮时,我才眯了一会儿,却做了一个梦,梦见小鹦鹉居然飞回来了!好容易盼到天亮,我一起床就来到屋外的梧桐树下,竟然看见那只飞走的小鹦鹉就停在枝头,看见来人了,它连忙展开翅膀飞走了。一连两天,这只小鹦鹉都飞回来了,但是后来就不见了,再也没回来。看着鸟笼里那只孤单的小鹦鹉可怜兮兮地叫个不停,越来越消瘦,没了精气神,我实在不忍心拆散这对“鸳鸯”,索性打开鸟笼,也放了。自此,两只小鹦鹉远走高飞,不知去向,再也没回来过。我时常对着空鸟笼发呆——它们飞去哪里了?能找到吃的吗?有没有遇到鹞鹰或蛇?它们过得好吗……
无尽的牵挂像一根细线,捆缚着我的心。从此,再也没养过鹦鹉。
小小的鹦鹉给我的生活带来不少乐趣,也让我多了许多的牵挂,而这牵挂至今也未丢失。不知不觉的,由鹦鹉,我联想到人,想到父母对孩子的牵挂,这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牵念啊。
2013年12月24日下午五点多,在我家附近的318省道上发生了一桩重大交通事故。三个小伙子骑乘一辆摩托车,因车速过快,来不及拐弯,撞上一辆货车后,三人当场死亡。这三个小伙子两个17岁,一个19岁,都是我的邻居。惨剧发生后,我们非常震惊,也非常伤心。最悲痛的是这三个小伙子的父母,其中一个小伙子的母亲因悲伤过度,疯了。面对这些悲伤难抑的邻居,劝说和安慰似乎都是多余——他们的心都凉了,不,是都没了,怎么劝呀?
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,是父母永远的牵挂,现在这牵挂于这三对父母而言,是彻底地丢失了,余下的是彻骨的伤痛,这伤痛恐怕直到他们离开人世那天也不会消除。快过年了,家家户户团团圆圆,他们肯定得触景生情,暗自悲伤,夜不能寐吧。在此,愿他们想开些,开朗些,平安地度过这个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