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说话谨慎
说话很重要,但不是说得越多越好。言多必失,话到嘴边留三分,不要快言快语,否则,就会犯错误。
孔子在参观太庙的时候,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人,嘴被封了3道封条,铜人的背面刻着一行字:“古之慎言人也,戒之哉,戒之哉!无多言,多言多败。”
铜人背后刻的那段话的意思是,这是古代一位说话极其慎重的人,要警戒!要警戒!不要多说话,多说多败。
这段话可能给孔子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,所以他教育弟子要“敏于事而慎于言”、“讷于言而敏于行”。
“仁”是孔子学说的一个核心内容,他弟子认为这是一个高深的问题。弟子司马牛问老师,自己怎样做才能达到老师所说的“仁”的要求。孔子告诉他说:“仁者,其言也讱。”孔子的回答说,其实做到“仁”很简单,做到说话迟钝就可以了,让司马牛感到很意外。
说得迟缓一点,不是不善于说话,而是有意说慢一点,要想想说的话对不对,不能信口雌黄;要考虑听话的人是否能听得懂,不能含糊其辞;要考虑自己能否兑现,不能随口一说就了事;还想到说出的话会不会带来不好的结果,不能逞口舌之快。
常言说,祸从口出。
武则天让唐中宗李显登基,他想提拔他的老丈人韦玄贞为侍中,遭到了裴炎的反对。他大怒说,天下是我的,我将天下让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?何况是一个侍中的职位!第二天,武则天就以李显要把李氏天下让给韦家为由废掉了他,韦玄贞流放岭南,4个儿子被诛杀。
这就是口不择言,说话不谨慎惹的祸。所以,说话要谨慎,不该说的话不要说,不要自以为是乱发议论。
2、耐心倾听
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,说话是一门艺术,善于说话是一种能力。会说话的人说出的话,人们爱听。是不是只管自己说,不听别人说,就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呢?
当然不是,既然是交流,就不能一个人自说自话,唱独角戏,还要倾听别人怎么说。
倾听是收集和给予正确信息的关键。与他人交流,听他人说话,才能了解他的想法,才能有针对性与对方交流,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交流。
一个不会倾听的人,话就说不到位,别人说的是一,你说的却是二,鸡同鸭讲,不在一个频道上,就不能形成共振。
春秋时期,卫国大夫公叔文子说话,别人一点也不讨厌,因为他“时然后言”。公叔文子善于倾听别人说话,他先听别人怎么说,不抢别人的话,该他说话的时候他才说,说得得体,人们就不觉得他说的话讨厌。
在与他人交流时,如果心不在焉,不但收听不到有用的信息,敷衍的态度会让对方觉得不重视或者不尊重,从而影响进一步的沟通交流。
倾听是一种能力,不打断别人说话,耐心倾听是有教养的表现。
心倾听别人说话,会让对方感到情感的满足和人格的尊重。打断别人说话,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表现。
苏格拉底说:“上天赋予我们一个舌头,却给了我们一对耳朵,所以我们听到的话比我们说的话多两倍。”他告诫我们,要少说多听。
一个成熟的人,不但能说到点子上,而且会耐心倾听别人的说话,不会因为对方说话无关紧要而表现得不耐烦。
3、适时沉默
人生中最难的不是不会说话,而是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。
卡耐基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。”
往往是说话越多的人,越能暴露自己的无知,有时候,不说话,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有一次,卡耐基参加一个晚宴,碰到了一位优秀的植物学家,但他对植物学家所研究的领域并不懂,就凝神静听他介绍外来植物和交配新产品的许多实验,而自己一直沉默不语。晚宴结束后,那位植物学家对主人说,卡耐基是个“最有趣的谈话高手”。
孔子十分注意在什么时候该说,什么时候不能说,什么时候不该说。孔子在谈论政事时能言善辩,但在乡亲面前,“恂恂如也,似不能言者”,他表现得温和恭敬,好像不能说话似的。孔子不是变得拙嘴笨舌,而是在乡亲面前很谦恭,总是让父老乡亲先说话,在旁边认真听着,自己不卖弄学问,表现得很内敛。
有些人在外边混得不错,回到老家就以为是成功人士,见了乡亲趾高气扬,自以为见识多,看见老乡就禁不住想卖弄,夸夸其谈,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。
奉劝各位朋友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,却要花一辈子学闭嘴。”
聪明的人懂得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保持沉默,可以避免很多问题。遇到不喜欢的人,保持沉默可以避免争执;听到不想听的话时,装聋作哑可以少生闲气;遇到难决之事时,不发表意见可以避免失误。
懂得适时沉默,既是一种涵养,也是人生大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