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梅江晴月
镇上每逢农历的一、四、七会有集市,方圆十里的乡亲们都会赶着日子去镇上进行买卖活动。小超市、小商铺、小地摊,一下子比平常热闹了好几分。母亲见我一年难得回一次家,便吆喝着全家去赶集,匆匆忙忙,没来得及跟邻居打招呼,便到村口的公交站去赶公交车去了。走的时候,母亲没锁门,我提醒了一下,母亲说:没事,我们从来不锁门。
镇上的商品琳琅满目,人流也比往常多了好几倍,挤来挤去倒也是真热闹。等我们从东逛到西,又从西逛到东,回到家的时候,已经是快中午的时间了。刚进村子就有人喊:你们全家都去赶集啦,今天有位客人,在你家门口喊了很久呢,好像是你家嫂子。母亲回答,“今天正好全家都去镇上了,我家门开着呢,也不知道嫂子有什么事,我们先回家看看”。
家里的沙发上,放着一个很喜庆的毛巾礼盒,红色的盒子、粉色的毛巾,静静地在沙发一角躺着。母亲拿了电话给伯母拨过去,解释了不在家的原因,也了解了伯母上家里来的原委。原来是伯母家的孙子十周岁了,他外婆家给送的礼物,连亲戚家都有份。刚坐下没多久,又有邻居来送礼物:一个粽子,两个馒头,还有一个染红的鸡蛋。邻居说,她家的孙子满月了,这是媳妇娘家送来的礼,要分给村里每家每户的。
中午吃饭的时候,为了让我安心吃饭,父亲抱着外孙女串门去了。邻居家的门家家都敞开着,逛逛这家溜溜那家,侃大山、话闲篇、逗小孩,大家都乐在其中。每逢过年闲下来的时候,大家也一起打牌,赢的输的都是块块钱,图的是一份轻松娱乐。因为门敞开着,热闹的声音便传了出来,成了村子里美好的咏叹调,此起彼伏,一片欢乐。
记得母亲有一次得了急性阑尾炎,父亲正好不在家,儿女又不在身边,一个人疼得走不了路,趴在门口嗷嗷叫。幸好邻居及时发现,迅速送去了医院,母亲的病才得到了及时的治疗。要不是敞开着门,邻居也就听不到叫喊声,也没那么快能及时赶到。感谢这个不成文的习惯,让邻里之间的关爱得到了延续。
农村的生活条件已经好了很多,几乎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小洋楼,许多生活习惯也在慢慢地改变,但这份敞开着门的习惯保留了下来。邻里相互送礼,隔三差五串个门,休闲时候一起打打牌,这种纯朴的邻里关系仍然萦绕在村庄的每个角落。敞开的村庄,人与人之间的这份信任,是钢筋水泥、猫眼里看人的城市所丢失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