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江晴月
上初中了,我们都很兴奋。但是每天上学放学要走五里路,真不是愉快的事,碰上刮风下雨的天气,更是苦不堪言。那时候,没有汽车,忙于农事的父母也没时间接送上学,家里也还没有自行车,只得自己走路上学。一开始,能和小伙伴们结伴上学,还比较兴奋,时间一长,便对这半小时的路程产生了强烈的抵制心理。
幸福的是,姑妈家就在初中附近,走路不过几分钟的路程。于是,姑妈家成了我们的宿舍,蹭吃、蹭喝、蹭床铺。
早上,有姑妈会挨个叫我们起床,不用害怕迟到。晚上,姑妈会给我们留一盏灯,等我们上完晚自习回家。姑妈没有女儿,对我更是喜爱之极。加上我从小学习好,也还算乖巧听话,一度成为姑妈教育两个表弟的典型。家里做了好吃的饭菜,也总不忘记给我留着。
说是宿舍,其实也不是和学校那样的连铺或者上下铺,只是在姑妈家里多几张床铺罢了。简单如粮食柜,盖板揭开里面可以储存稻谷、小麦等粮食,盖板之上铺上被褥就是简单的一张床。两个男孩子可以睡一张床,这一个睡这头,那一个睡那头,晚上在被窝里还会玩玩踢腿游戏,或者挠挠对方的脚,然后乐地笑出了声。
姑妈家的床铺,除了我和我哥这些亲戚外,有时候也会有其他朋友家的孩子住进来。最多的时候,住五六个孩子,晚上睡觉大家都会叽叽喳喳地聊天,直到最大的那个孩子喊一声:睡觉了。大家才安静下来。早上起床的时候,大家又都热闹起来。男孩子四处找衣服,女孩子扎半天辫子,女孩子取笑男孩子们衣服穿地不够齐整,男孩子取笑女孩子磨蹭速度慢。
这大概是人生中唯一一次男女生混合的”宿舍”了,到底是年纪小,还不介意好几个孩子住在一个大屋子里。那时候,大家都很单纯,晚熟,没有这些那些的小心思,男孩女孩有说有笑互帮互助,大家的关系都处地很好。若是放在现在,估计家长就不会允许这样的大杂烩,深怕孩子们会早恋了吧。
因为地方有限,姑妈并没有把床铺外租当成营生,只给亲戚朋友家的孩子提供帮助。因此不收大家的住宿费,朋友家的孩子觉得过意不去,就会把米面给姑妈家送来,逢年过节地再塞给姑妈一个红包。像我和我哥这样的,就真是直接蹭吃蹭住的了。
哥哥毕业后,我继续住姑妈家享受着温暖。我毕业后,表姨家的孩子接着住进了姑妈家。就这样,姑妈从无怨言地收留着孩子们,姑妈家的床铺接待了一个又一个亲戚家的孩子,让我们不必再风雨里穿行在马路上。那是岁月给予的馈赠,是亲情给予的温暖,这些馈赠和温暖似一缕缕阳光照射在我们求学的道路上。